Tuesday, January 3, 2017

My Spiritual Renewal at Student Camp

弟兄姐妹平安,

與您分享年底參加美東南學生讀經培靈營的收穫,下面的鏈接是一位同工製作的營會片段,背景音樂是小羊詩歌的“一粒麥子”,也是這次營會的主題歌之一: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wFwTG8_mmBkazBZYmJoQnBLU28/view?usp=sharing
​由於這營會是我們教會主辦,今年是第7屆,許多同工和同學都和我分享過在這營會中他們的生命更新,我深知這是一個改變生命,並有許多深刻互動的營會。這次​有幸和Clemson的胡修治長老一起擔任信息講員,在分工的安排上看到“神早已預備”:我們共有四堂信息,感謝修治長老讓我先選,我就選前兩堂,結果修治長老在會前生病,完全沒有聲音,後來身體恢復,但聲音直到我的兩堂講完時都還沒有完全恢復,到第三堂信息時間到時,就沒問題了,感謝讚美主!祂調度預備一切!

參加前嘉明就告訴我和學生互動的重要,因此去之前就向主禱告,我要專心投入每一堂聚會和互動時間,所以大概不會有時間到營會再為信息做最後修改(我是準備信息非常慢的人),求主幫助我去之前兩篇信息就要完全定稿。感謝主!祂垂聽我禱告,基本上在營會信息分享時,完全按照原先預備內容的講,的確沒有時間思考任何修改。

我來的第一天晚上回到寢室就有唯二的懊惱:一是沒有早一點參加這營會:只參與過晚上的聚會,我就確信對我的靈命會有許多的激勵與更新;二是沒有帶玉琇一起來:一方面她也一定能得激勵與更新,另外一方面我知道一定有學生會找我約談,如果玉琇在的話,我們一起來與同學約談,給他們的屬靈幫助會更周全;即便是她單獨談也比我更能幫助學生,因為她受過完整的司提反事工訓練,在同理心與幫助對方看清問題上絕對更有助益。

我們這一組的學生都對跟隨主很認真,也願意敞開自己真實的軟弱,大家彼此鼓勵扶持,願意彼此信任,這是我非常感動、感謝,也得激勵的地方(本來還有點擔心有我這長輩在,他們會不會覺得不自在)。所以雖然僅有幾天的相處,我們無論在晨禱或是小組討論中都有很深刻的互動,也要特別感謝我們的“雙唐”:小組長唐旭和輔導唐偉的主動帶領與鼓勵。

我們小組的微信羣從第一天晚上開始就互動頻繁,從營會中互道晚安(提醒不要太晚睡)、早上催起床、提醒加衣保暖、分享靈修材料等,到營會後分享心得,彼此代禱,鼓勵靈修等等,是我參與的微信羣中,在分享上最坦誠的一個羣。

嘉明帶領的同工團隊為營會盡心竭力的擺上,無論是會前為營會禱告(每週四晚上電話禱告),敬拜帶領的準備與投入,節目細節構思,各堂歸納法查經,以及專題帶領同工的忠心傳講,到行政事工的周全,讓我看到主裏同心事奉的喜樂與甘甜(雖然的確是很辛苦的)。

很可惜因為我需要先離開,沒有參加最後一個晚上的見證分享,從同工口中,知道大家都有很好的分享,生命都有被神攪動,求主繼續帶領大家在主裏的成長。

在回到家後,我在同工微信羣裏分享:”組員各自生命雖有不同挑戰, 也會有各樣軟弱, 但都願來到主前投靠祂, 也願意認真跟隨主, 讓我看到將來在各地神國度的傳承者, 也再次印證學生事工的價值。“

也願下次有更多的學生們來參加這個改變生命的營會!

Saturday, August 20, 2016

當只有一方求助時

在教會中有處理過夫妻關係問題的牧長,經常會遇見夫妻只有一方來求助的情況,絕大部分是妻子,而且普通找到牧長頭上都是情形已經相當嚴重了,此時如果另一半不願意一起坐下來面對問題、尋求改善的話,要改善他們的關係是非常艱難的;但有一些事情與態度,求助方如果認識到並且願意靠神的恩典努力去做,我們夫妻的輔導經驗是能夠帶來好的影響,至少可以不再惡化,或有挽救這婚姻的機會:
1.   承認我不能改變對方,只能改變自己:很多求助者是希望牧長與輔導同工改變她(他)的另一半,其實對方若不願意改變,誰去談都一樣,牧長們並無任何絕招。此外有些求助者只希望牧長站她(他)這一邊,這當然也是不對的。認識到自己只能改變自己,接著就該反省在夫妻關係中自己的虧欠(絕對有),然後思想如何做下一步,就是:
2.   持續做對的事情:這是強調最起碼,理當有的彼此相待之道,而不是指恢復到戀愛時做的事等等,因為夫妻關係不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關係已經受損了,若期待猛藥能夠帶來奇蹟式的關係修復,是不切實際的,好似腿已經受傷的人,你要他跑只會加重傷情。持續做對的事情,最需要從基本功開始,例如:好好說話,留心平心靜氣的說,不要被破壞性的溝通習慣所轄制,一有爭執就冷言冷語,甚至惡言相向 。雅各書119, 20節: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運用在夫妻溝通上,貼切無比。

3.   在關係不好的情況下,所看到或認定的配偶身上的缺點,其實戀愛時很可能看為是對方的優點,比如:戀愛時看他忠厚老實,婚後認為他沒情趣或沒進取心。我們需要承認:配偶其實還是有許多優點的,即使他確實存在許多缺點,但也可能這些缺點其實沒那麼嚴重,是被我們因不滿或受傷所帶來的偏見放大了。羅馬書123節說:“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看自己要合乎中道,對配偶也該如此。

Sunday, August 7, 2016

Pals Family


Pastor John Piper 在一家五口的追思禮拜上的禱告, Jamison and Kathryne Pals, both 29, and their three young children, 3-year-old Ezra, 23-month-old Violet, and 2-month-old Calvin. 他們是準備去日本宣教的宣教士,2016731日(主日)他們的MinivanNebraska I-80Tony Weekly駕駛的貨卡追撞,起火燃燒,一家人當場過世,被主接去。


主啊,大能和憐憫和神秘的神,袮使袮箭袋中的箭射入袮心愛的百姓的胸口。袮使我們的喉嚨充滿苦毒與膽汁。袮們使我們的牙齒在砂石上磨碎,讓滿是傷痕的我們在失望的夢中入睡。


袮已經拿走了我們的睡眠,並與呻吟代替了我們的歡樂。袮用我們所愛的人的陰影覆蓋我們,我們徒然伸手去觸摸他們的身體。

快樂已經從雨水傾瀉而入的窗口溜走,平安把她的手放在門閂上,忍耐搖晃我們靈魂的門檻。

聽見一個聲音,像拉結 - 悔恨和痛苦的哭泣。哪裡是她兒女的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袮讓我們存留 - 我們原本一無可誇,確能快樂的完成我們的旅程,然後才進入永恆。但是袮有沒有放過這三個孩子,這對英姿煥發,年輕的戀人-也是袮最忠實的僕人。

主啊,我們的目光都集中在袮。我們不指望除袮之外的盼望。唯有袮,我們向袮哭泣。請記念我們的苦難,記住艾草和苦膽!袮沒有使我們白白喝這杯。

這是我們想到的,因此,我們有盼望:袮的慈愛,主啊,從未停止; 袮的憐憫永遠長存,他們每早晨都是新的; 袮的信實廣大。唯獨袮,主啊,是我們杯中的分,因此我們對袮有盼望。

袮恩待那些等候袮的,那些尋求袮的。袮今天是良善的,上個主日(即車禍那天)也是良善的。我們等候袮,我們期盼袮的救恩,我們不是逃離這黑暗陰影的枷鎖,或者擺脫袮良善主權的負擔。但是,我們等候,並期待,擔子得以輕省,軛變得容易的。

袮不永遠隱藏自己。雖然袮使我們悲傷,袮有憐憫,袮有豐盛的慈愛和不變的愛;  因此,袮不願意折磨人,或為人的孩子悲傷。

我們知道袮的心,神啊!世上沒有任何事物,比袮的兒子,耶穌的死和勝利所帶來的的啟示,更明亮,更熾熱,更可怕,更美麗,更血腥,更有盼望!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祂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
我們站在這偉大而榮耀的磐石上 - 或俯臥其上 - 在這根基上我們感謝Jamison Kathryne Ezra Violet Calvin,,他們不認為自己的生命比順服神更有價值。

我們讚美袮,他們並沒有強奪多幾年的世上時光來換取對袮的忠誠,但他們定睛,如堅石,向著日本,要完成從主耶穌領受的當跑的路和事工。

我們讚美袮,他們確實完成了 - 就像使徒保羅誰從羅馬寫道:“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儘管他終究沒有到達西班牙。

我們站在基督這個偉大的磐石上,和祂為我們的罪流血,並為Pals這一家的罪,和祂凱旋式的勝過死亡。為能夠站在這磐石上我們禱告:

對父母 - 祖父母,曾祖父母 - 手中拿著從子宮起就編織的生命布料的多樣線頭,然後線斷了。天父,我們求袮保守在他們心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在JamisonKathryne和孩子們生命中投資無數的時間並沒有白費。因為袮在哥林多前書15:58應許,他們的勞苦不是徒然的,因為這承諾是建立在一個強大的“因此”之上:聖經中有關基督的寶血買贖的復活和祂的百姓至終一同復活的偉大章節的宏偉基礎。

我們為JamisonKathryne的兄弟姐妹們禱告,儘管無價的兄弟姐妹關係被突然和可怕的切斷,他們會感受到透過在耶穌裡的兄弟姐妹之緣,這關係仍然堅強。誰說:“誰是我的兄弟姐妹呢?這裡是我的兄弟姐妹們!凡遵行神旨意的,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和母親了“主啊,幫助這個家庭了解和感受:這個關係不破。

我們為他們的表弟表妹們禱告 - 這些孩子。神啊,願復活、永活、掌權的耶穌對他們來說是如此真實。當他們經歷我們盼望所有孩子都不要經歷到的傷痛時,讓他們知道、並且感受到在耶穌的膀臂中一切穩妥,祂不是應許,“我會與你同在直到你生命的盡頭, “祂乃是應許”直到世界的末了。“無論在死亡和生命中。

我們為仍存留的年輕人禱告 - 在這個教會和世界各地 - 他們能找到他們的生命的熱愛 - 他們的Kathryne,他們的Jamison - 並且和他們的伴侶一起,願意追隨Jamison求婚後緊跟的提議 - 帶領家人順服 - “無論是生或死或不適或失望。 。背起我們的十字架 - 就像祂一樣 - 受苦,受死“(415日)。主,奉耶穌的名,並通過這五個人的血,我請求,興起 ,興起! - 一個替換他們的,為耶穌基督在全地的榮耀的軍團。禁止任何袮的孩子聽到他們的事蹟,卻在瑣事中耗掉他們的生命。

我們禱告,天父,為肇事的司機Tony Weekly,他頭上蒙羞,雙手沾了血。Pals這個家庭沒有記仇的心。我們禱告,Weekly先生會發現羞恥和內疚的唯一彌補,是耶穌。我們祈求,及時的,通過基督,他會選擇通往天堂的路,體會和那已經在那邊的一家達成和解這個難以名狀的奇蹟。

最後,我們為日本禱告,讓金銀和物質成就的偶像在這個家庭的所流的血前倒下 - 這五個,甚至這三個小傢伙,誰現在已經長成神量給他們的全備榮耀和完全的美,不是通過一生年日的煎熬,而是在轉瞬之間 - 他們 - 所有五個 - 可能是在福音至終在日本得勝的先驅者之列。

奉主耶穌的名和祂的榮耀,阿門!

Sunday, July 24, 2016

Examine My Heart


在沒來美國之前,我一直不覺得自己有族群歧視的問題,或更具體的說:歧視美國社會底層黑人的問題

初到美國,在University of Oklahoma讀碩士的兩年期間,因奧克拉荷馬州黑人本來就不算多,我們建築研究所當時更是從老師到同學,一個黑人也沒有,所以我也沒有什麽接觸認識黑人的機會。

到亞特蘭大的第一間建築師事務所SRSS工作後,才有機會開始認識黑人同事,我和他們的相處交流還不錯。我發現:他們之中大部分人的原生家庭已是中產階了,很多人父母也是專業人士,他們既不是家族中的一個讀完大學的,也從未住過downtown的低收入housing project。他們和我們的孩子一樣,在市郊學區不錯的subdivision成長,所以基本上他們和住在downtown低收入社區的黑人是活在兩個世界中。他們的英文發音雖然仍會有黑人的特質,但是一聽就知道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在SRSS工作的6年半的時間,我不覺得我有族群歧視的問題。

到第三間事務所Gensler上班的11年間,因著環境的改變,曝露出我的族群歧視問題:公司在Downtown ,因此搭地鐵去Five Point ,再走大約10分鐘到公司成為我最好的選擇(大家都知道亞特蘭大的交通狀況,更何況上下班時間的Downtown!)。每天從Five Point 走到公司,或是下班走去搭地鐵,幾乎都會碰到向我討錢的,絕大部分是黑人,很多我猜就是遊民(街友);當我耐著性子婉言拒絕後,大部分都很識趣,但也會碰到蹦出“Hey! Man! just a quarter?"還拉高尾音,意思就是指我是個小氣鬼;當碰到這種情況時,又氣憤又無奈,尤其發生在早上那就更糟:因為要以不愉快的心情開始一天的工作。

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我一貫的judge people not by group, but his or her own merit“原則喪失了,從被騷擾轉變為偏見,認為凡是看起來像那些向我討錢的黑人,都是無業遊民,不思長進,佔社會福利的便宜,並且有暴力傾向的。我認為住在downtown的低收入housing project裏的居民,或是露宿街頭的遊民,絕大部分都是這樣的人。至於我能做什麽?我不能做什麽,我也不覺得政府能真正做太多,大概只有黑人的教會還有可能帶來些根本的改變。總之,即使我天天碰到這樣的人,被提醒他們一樣有神的形象,我也只是瞧不起他們,不覺得對他們有任何責任。

神藉著一件特別的事教導我:有一天下班帶著一卷施工圖回家,打算晚上加班審圖。那一陣子非常忙碌疲累,我一上地鐵不久就打盹了,等醒來時剛好到Chamblee 站,正是我要下的站(這站停車較方便),馬上下車出月台,到了自己的車上才發現施工圖忘了帶,趕緊開到下一站,也就是底站Doraville,希望站務人員允許我去剛才那一列車上找。匆忙跑上月台,人都走光了,只有一個看起來就像我上下班碰到的那些向我討錢的黑人站在那裡,我還沒開口,他也看到我了,就先說“Are you looking for this?”,說著舉起那卷圖給我。我趕忙向他道謝,他說我看見你衝下車,圖留在座位上,想你一定會到這站來找,遞給我之後,丟了句“Have a good one!”轉身就走了,留下我一時愣在那裡,心中充滿感激,也確知這是神在教導我不要以外貌待人,也再次被提醒自己乃是蒙恩的罪人,並無可誇之處,是因主耶穌的救恩才得以與神和好!

雅各書21

我的弟兄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

Saturday, June 25, 2016

Settle Your Heart

因著Orlando發生的慘案,加上公司在那邊有分公司,同事們對此的關注與討論不少。其中一個角度“槍支管制辯論”,引領到我們亞特蘭大分公司才剛進入施工的一個案子:Beretta田納西州手槍製造廠。這是我們公司50年來第一個槍支製造廠的案子。接案子的時候公司上層就有一些討論是否要參與競圖?決定參與並且獲選後,分到我們亞特蘭大分公司,算是順利進展並完成任務。大家回過頭來討論的是“如果設計團隊成員有個人良心保留,他是否可以要求不參與這案子?”雖然當時設計團隊並未有任何成員提出此要求,但其實這是個好問題,並且每個成員自己想清楚其實更重要。

從台灣到美國,總共在5間建築師事務所工作過,絕大部分的案子,對我而言並沒有違背真理的問題,也沒有良心的問題,唯有在2005年秋天的時候,那時的公司Gensler事務所接到一個緊急任務:和營造廠Yates密切合作,把遭受Katrina颶風嚴重損壞的密西西比州Biloxi的Beau Virage賭場在一年內修復。基本上是一面設計一面施工,一年期限是賭場大老闆(Mirage集團總裁)對Biloxi居民的承諾,另外當然也是在商言商:早一天復業,早一天進賬。

我們Gensler事務所因為規模大,因此可以調動充足的人手來針對這個任務。從客觀上看,這是事務所的Dream Job:沒有設計費限制,實報實銷業主即付錢,他們最看重的是一年內按大老闆的承諾完工,並且質量要比之前更好(所有餐廳、劇院都是重新設計),他們派駐了設計審核主管住在工地,所有的設計及時評估,給修改指示。我們公司從三個分公司調動了20個人的團隊(工地監工5人,設計5人,施工圖10人),我被選為參與施工圖團隊,這是公司指派的,沒有徵求志願者,也沒有徵詢被選成員意見,而且需要立刻交待自己原先的案子給別的同事,馬上投入工作。

對賭場我個人有良心保留,覺得是利用人性軟弱賺錢的手段,即使賭客是願打願挨,這是一種外表光鮮,但本質不光彩的行業。因此我被選入參與這個團隊不是很自在。有個機會和我信任的資深同事Rick(他沒有參與這案子)分享我的感受,他給我很好建議(他是位虔誠的天主教徒):“至終你需要內心有定見,留下或請求調離團隊你都必須能說服自己理由何在?而且是誠實的理由,換言之,不要因勉強而騙自己。”最後我說服自己留在團隊的理由,一方面要求調離團隊我覺得並非好見證,特別是隊友會有背後捅刀的感覺(大家都加班已經夠忙的了還有人要棄船?);另一方面其實更關鍵:想到畢竟這賭場提供了當地居民許多工作機會,這和他們的生計相關,而且大部分的工作其實和賭博無關(旅館、餐廳、保安、劇院勤務等等),他們相信Mirage集團大老闆的承諾:“各位,我們Katrina風災後一年一定開幕,到時候,我要看到你們每一個人!”

當2006年8月29日Beau Virage重新開業的那一天,我們看了開幕典禮的錄像,那些員工開心和自豪的笑容,在我心中是這一年辛苦工作的最大報償!

羅馬書14章5節
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心裡要意見

Sunday, May 8, 2016

Earth Day Reflections

今年的地球日(4月22日週五),我們事務所的Social Committee 為了增進大家的環保意識,當週二到五每天鼓勵大家實踐一項環保項目。公司所在的大樓有提供紙、紙箱、鋁罐、塑膠瓶、玻璃瓶五類回收,同事們也配合的不錯。

我們事務所做的設計案現在約有35%是LEED認證的,特別是很多聯邦政府和各郡的 K to 12 公立學校案子;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是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地位認證,基本上是一個全國性的第三方認證機構,確認申請的案子(申請者皆是主動,為取得此榮譽)在設計,選材、建造和營運達到不同層級的節能減碳目的。

這一週的環保實踐成果如下:

週二:Car Pool 共乘:沒有人實踐(不實際)
週三:關掉大部分天花板燈光:這個有新鮮感,而且只有一天,體驗一下也不錯,但大概也只能一天,建築師還是很需要燈光
週四:減少Break Room 紙杯,Paper Towel,以及洗手間擦手紙用量:結果幾乎沒差別(這些紙品是無法回收的)
週五:減少Plotter and Printer用量:結果幾乎沒差別(這些紙品是可以回收的)

這一週我們有些檢討與分享,關注點在“紙品”上:

  1. 週四的消費紙品要減量,唯有靠各人意識到,並實際努力,例如:洗手間擦手紙(我們這是Class A辦公大樓,擦手紙是很厚的、吸水性很好的),許多同事承認其實一張足夠,只要先把手上的水甩多幾下即可(甩手之勞)
  2. 週五的印圖量對建築師來講,是很難改的毛病:大家都習慣印出來看,無論是Review or Redlines。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電腦上都有Bluebeam 軟件,可以Redline PDF,但大家習慣上只有跨公司的時候才用(不得不用),in House都是印出來進行下一步,而且我發現年輕的同事也不例外,能選擇的話,他們還是覺得一份圖拿在手上感覺更踏實;當然紙品有先天特質,是螢幕無法取代的,這或許是紙本書仍然不會被取代的原因吧?不過建築師用紙量的確多,而且有很大減量的空間。
  3. 有同事反思因為大樓有紙回收服務,自己有時就合理化一些多印的狀況:反正有回收嘛!也不算太浪費!實際上關鍵在有沒有必要印出來。我們每一季要求大家大清掃一次自己的圖件,丟掉的紙品之多有時我們大樓的清潔人員都咂舌。
  4. 大家的共識是:當Supply很豐富,又沒有個人財務壓力時(我們公司印圖基本上無限制,信任大家的決定),大家都會圖方便,即使心裏知道該省點,實際做該做的事,又是另一回事!這是否也是另一種“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Who Broke My Pace?

我們事務所只有兩個人每天爬樓梯到辦公室(14樓,總共308階),一個是主內好弟兄Tim,一個是我。Tim家住 Tallapoosa (I-20 Exit 5),距離公司65 miles,所以他的上班時間選在 6:30 AM 到 3:30 PM,才能避開交通阻塞。因為他上班這麼早,我是不可能在樓梯間碰見他的,很長一段時間,我走樓梯時是獨自一人,可以按著自己的節奏走。

最近走樓梯的人開始多了起來,好像是租用數層的一個大公司(2到8樓)鼓勵上班時走樓梯,並且鼓勵公司間去不同樓層使用樓梯,盡量不用電梯,因此樓梯間開始熱鬧起來。最初,我發現只要有其他人在走,聽到自己之外的腳步聲,我的節奏就會被打亂,走到頂樓(公司在頂樓)就感覺不是很舒服,當然運動效果仍然有,但節奏被干擾就不像以前那樣順暢。 

有時我前面沒人, 走了一兩層,有人從底層進來,而且走的很快,我就會感到被威脅,競爭意識被挑動,趕緊加快腳步,直到跟著進來的人到了他要去的樓層,但這時我的節奏已被打亂了,提早上氣不接下氣。

有時是進了樓梯間,聽到已有人在上面走,節奏很慢,也似乎不是隔很遠,這時就為難了:走快了,是否會讓對方有被威脅的感覺?Not Nice;和他一樣的節奏嗎,太慢了,沒運動效果!索性先等一下,等他隔遠點我再開始走。

經過一段時間適應,現在基本上已不大會被其他人的腳步聲干擾了,我發現要保持自己的節奏,心思專注下來即可,例如:發掘並學習感恩(包括在人看的好事或壞事)、思想一段經文、思想一件時事自己的想法(比如說初選)等,都能幫助我專注,得以按節奏到達頂樓。

這經驗的聯想:

哥林多前書92327節:
  1.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1. 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
  1. 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
  1. 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
  1.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
保羅講到一個有福音使命感的人,是一個不分心的人,或是不被其他各樣事物干擾或奪去的人,願我們都學習做這樣的人!